泰医健康 2024年12月24日 16:32 天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其最严重的后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也称脆性骨折),这种骨折发生率高、致残致死率高且医疗花费巨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然而,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慢性病,导致该病存在“一高三低”(即患病率高但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低)的问题。
为提升辖区内医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能力并扩大其影响力,12月13日下午,天津市泰达医院骨二科在第四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学术沙龙会议。本次活动得到了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大港医院及港口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骨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老年病学、风湿免疫学以及妇产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授课与交流。
开幕致辞环节
会上,泰达医院骨二科王建华主任首先致辞,他回顾了泰达医院在骨质疏松防治方面的工作历程。自2009年起,泰达医院便被授予卫生部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协作基地称号;2012年,王建华医师通过国际骨质疏松学会认证并获得CCD证书,标志着我院成为具备专业资质的骨质疏松诊疗中心之一。随后几年里,不仅开设了骨质疏松专科门诊,还积极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并培养了一批持有CCD证书的专业队伍,确保了治疗水平的先进性。新药引进使治疗水平保持领先水平。王建华主任感谢了来自滨海新区的多家医院、各个专业的专家的大力支持。骨质疏松症是一古老的疾病,近些年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新药的不断出现,使这一古老疾病治疗焕发新的生机。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沙龙的形式,交换经验,增进友谊,提升防治骨质疏松的共识。
王一旻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益增长的骨质疏松患者群体的重要性,指出加强预防、诊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减轻公共卫生负担至关重要。他高度评价了泰达医院王建华团队在此领域所做的贡献,这与医院以“幸福泰达、健康泰达”区域目标导向一致,与构建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一致;希望通过会议引起兄弟医院共鸣,提升新区整体对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
天津医院骨内科主任王莉赞扬了泰达医院作为早期关注骨质疏松症的先行者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其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诊断效率与治疗效果。她呼吁区内同行加强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骨质疏松防控事业向前发展。
学术分享部分
学术环节由泰达医院骨二科林笑医师主持,大港医院刘兵主任、港口医院梁材主任、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黄震源副主任、泰达医院骨二科刘彬医师、张永明医师分别就骨质疏松相关的髋部骨折、椎体骨折、肱骨近端骨折以及骨折后再骨折防治进行了授课与病例分享,重视FLS在骨质疏松骨折中的价值,都有很好的警示、借鉴及推广价值。
此外,王建华主任作了抗骨质疏松药物选择方案的学术报告,分享了随着药物不断涌现,如何选择用药、如何规范用药、如何个体化用药、如何序贯治疗的话题。
讨论互动环节
最后,在场嘉宾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王建华主任总结道:“这次会议就像播下了一粒种子,在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将来我们一定能看到滨海新区防治骨质疏松事业必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更多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管理和成功案例出现。”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促进了专业知识的传播与更新,也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性骨质疏松综合防控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