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4日 19:10 天津
近日,天津大学泰达医院圆满完成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第24期ICU及第16期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实习。
来自不同医院的14名学员在经历了临床实操、工作坊、亲身体验与多学科协作护理实践后,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沉稳的应对心态,完成了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蜕变,为下一阶段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领导关怀·坚实后盾
全方位支持保障
医院重视:院领导高度重视专科护士培养工作。
专家指导:护理专家夏欣华主任定期到科室看望学员并给予临床指导。
欢迎仪式:孙艳玲副院长、护理部金欣、李伟两位副主任参加,为学员精心准备学习小礼包。
生活安排:统筹安排12条市内班车线路及院内停车位,提供免费住宿。
学员需求+基地特色
助力多维度发展
高标准培养目标
基地确立"六边形护士"培养方向:
理论知识扎实
操作技能熟练
应急处理高效
科研思维活跃
质量管理严格
沟通协调出色
教学特色·知行合一
ICU教学基地
沉浸式临床实践:学员全程深度融入临床工作:从病情评估到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从紧急气管插管配合到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在带教老师“一对一”的指导下,逐步承担独立护理危重患者的职责。
工作坊亲身体验:针对危重症护理中“知而难行”的痛点,俯卧位体验课让学员亲身感受患者舒适体位,验证操作技巧,学员在体验中掌握核心技能。导管固定、静疗维护等工作坊最受学员欢迎,通过动手参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多学科协作训练:采用“权威引领+多维碰撞”的形式,邀请其他专业师资参与教学,提升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充分彰显本次培训的前沿性和融合力。
善善从长 稇载而归:互学互鉴聚合力,交流交融促发展,定期召开学员座谈会。学员们既向老师学习专业知识,也分享各自医院特色,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急诊教学基地
精心调研,制定个性化教学:培训计划不仅包括急性卒中、创伤、胸痛、中毒等急危重症病护理,深入临床,从院前-院内信息传输、预分级、预检分诊、急救护理、安全转运、启动绿色通道、院内应急响应等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全流程案例解析,对于来自中医院,妇产医院等专科医院的学员,根据自身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发挥特长,补充短板,共同进步。
细心安排,满足学员发展需求:针对学员关注的“气管插管/引流管等管路固定”和“中长导管维护”两大问题,邀请医院UEX和CRBSI两个专项小组组长李雅楠及任海燕老师,进行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实践模拟操作及床旁教学指导,系统传授了各类导管固定技巧及不同中长导管维护的关键点。同时,精心设置的情景模拟训练,极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有效促进了操作技能的精准掌握和提升。
学员心声·成长见证
ICU学员申老师:
“在ICU的临床实践中,我现在已经能敏锐捕捉到患者细微的病情变化,甚至能提前预判潜在风险,这是我临床实践最珍贵的收获。”
ICU学员龚老师:
“我最喜欢工作坊这种讲课方式,老师讲解细致,直击问题关键点,我掌握起来更深刻。特别是俯卧位体验,让我真正理解了如何让患者更舒适。”
急诊专科护士学员:
“急诊专科培训虽只有四周,但内容充实。我们经常加班学习,为一个知识点反复钻研,为操作技能精益求精,这种学习氛围让我受益匪浅。”
淬炼初心,授人以渔
临床实践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检验,学员们将迈向专科护士成长的新征程。未来,天津大学泰达医院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将继续珍惜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搭建的优质平台,秉承“教”以专精,“学”以成进的理念,优化培养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夯实学科建设,致力于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例的临床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专科护理服务。
王宇霞科护士长寄语
“临床实践是专科护士培养的‘试金石’,通过这段时间培养出的分析力、淬炼出的判断力、磨砺出的操作力、沉淀下来的责任感都将成为你们未来护理道路上最坚实的铠甲。愿你们带着这份在ICU淬炼出的专业与坚韧,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持续精进,不负患者所托,不负职业使命。”
周淑玲科护士长寄语
“急诊专科护士卓越的应急处置能力是通过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有效的护患沟通来展现的。愿学员带着所学所得回到自身的岗位,不断进步,造福患者,急诊专科护士们的发展未来绝对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