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紧扣关键环节 强化全流程理念|泰达医院多措并举守护患者“刀尖”上的安全


G111.png

    “张奶奶,您好,昨晚休息的好吗?我是手术室护士,看看您手上的腕带……”,这是2023年10月12日晨发生在泰达医院手术室转床区的一幕既普通又特殊的场景,说它普通,因为它是手术室医护人员每天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手术患者安全核查“三步曲”的第一步;说它特殊,今天是麻醉科、手术室组织开展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准备工作持续性改进”情景模拟演练现场。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不久前国家卫健委颁布《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文件精神,梳理泰达医院相关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和消除手术质量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护航辖区百姓健康。医务部主任张睿、医疗运营部主任薄婷婷进行了现场督导。

G222.png

    演练开始前,麻醉科、手术室主任马浩南介绍了本次演练的活动背景: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下发《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文件并配发8项监测指标,内容涵盖手术管理的全流程,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其中,环节管理是“行动方案”关注的重点,文件强调加强术前手术和患者风险评估、科学制定手术方案和规范做好术前准备。今天针对一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进行情景模拟演练, “对标对表”找差距,积极落实《行动方案》中“以科学评估为抓手,加强术前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科室质控小组后续还将在医院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贯彻文件中“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等其他行动内容。

G333.png

演练共分为三个场景:一是在转床区对患者进行患者信息核查;二是在预麻间对患者再次评估并进行术前准备;三是患者转运至术间实施麻醉、患者突发情况快速反应。

演练中,模拟患者罹患认知功能障碍,在骨科医生、患者家属配合下完成患者信息识别和手术侧别确认。针对患者思维混乱和摔伤部位疼痛等情况,采用标准化“过床易”转床操作。在预麻间,麻醉护士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温毯、温液等主动保温措施。巡回护士开放静脉后,麻醉医生通过生命体征监测、床旁血气和出凝血功能检查等手段对患者术前情况再次评估。

值得重点强调的是,为改善患者焦虑和疼痛情况,麻醉医生制定了标准化术前抗焦虑、镇静方案和区域神经阻滞减痛方案,并规范应用麻醉药物。患者转入术间后,针对患者在体位摆放和实施麻醉过程中突发事件进行了预案演练。

G444.png

整个演练过程中,所有术前准备工作均按《行动方案》中的指导内容全流程、全要素进行,做到完全模拟真实诊疗过程。演练期间医护人员严肃认真,反应迅速,沟通协调衔接紧密,救治过程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通过本次演练,医护人员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床旁交接、入室后再评估、体温保护、降低患者应激及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等环节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医务处郭建民主任、文敏主任,周劲老师以及手术室马国岭护士长严格考核各项准备环节。演练结束后,张睿主任和薄婷婷主任分别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点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