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开幕会上,市长张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市委部署要求,集中力量实施“十项行动”。
围绕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导向,聚焦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天津组织实施十项行动: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
十项行动的具体任务目标有哪些?
深化部市、院市、校市、企市合作,加快推动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研发生产转化优势互补、紧密衔接。 深度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深度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大力发展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平台经济,建成全国一流5G城市。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开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新通道。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构建创新生态,厚植创新文化,提高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和辐射度,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大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优质企业集聚。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五业联动”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用好天津港战略资源和“硬核”优势,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推动物流通道升级为发展通道、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大力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海港、空港协同联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国家级新区综合优势,以高标准高水平先行先试引领全市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新区龙头带动、“双城”更加均衡、大区支撑有力、各区协同并进的发展态势。 推动滨海新区高能级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推动五大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上当先锋、打头阵,在高质量发展上当主力、作引擎,高标准打造“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宜居宜业的美丽“滨城”。到2027年,新区经济总量力争达到9000亿元左右。 推动经济大区担当重任,支持河西、西青、武清、北辰、和平区聚焦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优化功能支撑,到2027年河西区经济总量达到1300亿元以上,西青区、武清区率先达到1000亿元,北辰区、和平区力争达到1000亿元。 推动其他各区扬长避短、奋力争先,以精彩的局部支撑壮观的全局。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造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清理束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不断提升外商投资促进、保护、管理水平。 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更好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扎实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