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11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微信图片_20230112092153.jpg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微信图片_20230112092332.jpg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高风险人群较多、人员集中,疫情传播风险大。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救治。


商超、物流、餐饮、交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报告。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我们请来了: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先生;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女士;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先生;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先生;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女士,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


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新社记者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请问其核心内容是什么,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点?谢谢。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

李邦华

微信图片_20230112092354.jpg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都很关心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的情况。你刚才讲的这个《指南》是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一个配套文件,核心内容和关键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总体上严于社会面。在疫情流行期间,经属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同意,可以在加强人员进出健康监测的基础上有序开放管理。在疫情严重期间,由当地党委政府或联防联控机制,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相对于其他社会机构来讲,养老机构的防控要求更严格,目的就是保护入住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的重点保护。


二是强调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一个地区的养老机构是封闭管理还是有序开放管理,这需要由当地党委政府或联防联控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当地疫情的流行情况,养老机构防控的情况,还有当地医疗资源的负荷情况以及社会运转情况等等,做到动态调整。总体上的要求,希望养老机构能够避免在当地社会面感染高峰的时候出现大量感染。


三是突出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指南》对养老机构怎么防范社会面感染源进入养老机构,以及养老机构出现感染之后怎么应急处置也提出了详细要求。


四是强化了就医用药的优先保障。要求养老机构落实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要求,做好医药物资供给,要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转诊、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养老机构老年人出现危重疾病时能够及时救治和转诊。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请问在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体系和提升组织动员群众能力方面有哪些打算?谢谢。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一级巡视员

李健

微信图片_20230112092423.jpg

谢谢您的提问。社区疫情防控是为了居民群众,当然也是要依靠居民群众。疫情防控工作中,居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是巨大的,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推动构建社区防疫工作共同体,把居民群众有效的组织动员起来很重要。


第一,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作用,细化村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楼门栋长以及网格员的责任。农村地区还要依托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体系。


第二,要加快推动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全覆盖。2021年12月底,民政部等四部门专门部署加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目前有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已经有90%以上的村委会和居委会都建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接下来要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委员会与其他机构一起有效协同发挥作用。


第三,要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以及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社联动”,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动员居民群众就近就便开展邻里互助等活动。


第四,组织居民群众围绕疫情防控等问题开展灵活多样的议事协商活动,群策群力把各项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落实好。谢谢。

总台CGTN记者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的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现在包括哪些?做好这些机构和场所的防控有哪些关键点?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

常昭瑞

微信图片_20230112092447.jpg

谢谢你的提问。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后,疫情防控的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以及防控的关键点已在总体方案以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发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中给予进一步指导。重点机构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学校、邮政快递、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主要有客运车站、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以及沐浴服务单位等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


相关机构和场所应落实好单位防控责任和个人的疫苗接种、自我防护、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等措施。此外,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内部要分区管理,防止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感染。二是在疫情严重期间,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三是疫情流行期间,外来人员进入机构时要提前预约,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现场的抗原检测阴性结果。四是要明确机构就诊定点医院,建立就医优先的绿色通道,对机构内感染者可第一时间转运和优先救治。谢谢。

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记者

近期药品寄递对于群众来讲属于刚需,请问国家邮政局在保障药品寄递方面有哪些安排和部署?谢谢。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

边作栋

微信图片_20230112092506.jpg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期,药品等医疗物资的寄递需求非常迫切。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药品等医疗物资的寄递问题高度关注,已经连续多次进行了部署,邮政快递业主要承担的是个人寄递以及通过网上购买的药品、N95口罩、抗原试剂等医疗物资的寄递任务。通过近期调度的情况看,各地各企业每日寄递的医疗物资邮件快件数量都很大,为了做好这些重要的医疗物资邮件快件的寄递服务保障,我们近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凝聚部门合力。我们第一时间会同商务部召集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进行集中的调研会议,在摸清问题的基础之上,与商务部联合印发通知,对于持续加强医疗物资动态监测、采取多种手段保证医疗物资、邮件快件的优先处理,以及制定有效措施做好医疗物资配送,细化了相关工作要求。

二是坚持优先处理。我们督促指导邮政快递企业对医疗物资邮件快件进行特殊标记、重点保障以及优先投递,尽快将人民群众急需的医疗物资送到手中。我们也指导各地邮政管理部门在受理用户申诉时,如果遇到对医疗物资邮件快件申诉,要优先办理、快速处置。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我们督促邮政快递企业对于配送的医疗物资邮件快件要进行动态跟踪和专门监测,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团队,确保医疗物资邮件快件问题能够做到即查即办即送。如果遇到了在传递过程中丢失、损毁的医疗物资邮件快件,我们也鼓励企业采取在目的地购买同类药品,优先满足用户需要的方式来解决用户的急需。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后,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哪些新要求?谢谢。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一级巡视员

李健

谢谢你的提问。三年来,城乡社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筑牢社区防控屏障。实施“乙类乙管”之后,城乡社区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但仍然是吃劲的时候,需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充分发挥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切实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重点环节防控等方面上来,使疫情防控能够平稳有序转段。


近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同意,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了《关于在城乡社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城乡社区要健全疫情防控体系,把防控措施具体落实到自然村、居民小区;要分级分类做好健康服务,保障好重点人群就医用药的需求,要及时响应居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及时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引导居民群众科学理性认识新冠病毒,树立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要关心关爱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激励他们持之以恒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下一步,民政部等四部门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下,抓紧把《通知》明确的任务措施落实落地,推动各地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措施,让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更精准、更温暖。谢谢。

经济日报社记者

我想请问耿司长,春节期间,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客流量比较大,商务部在指导行业疫情防控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谢谢。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

耿洪洲

微信图片_20230112092533.jpg

谢谢你的提问。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消费的旺季,大家会集中置办年货过大年,商场超市客流量会比较大。为此,商务部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大备货力度,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商务部严格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落实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制定了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等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明确防控制度、环境卫生、员工卫生防护等要求,指导行业做好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人员防护。做好员工自我健康监测,如有相关症状,要及时报告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员工需要完成疫苗加强接种,实现“应接尽接”;员工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引导顾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再测温和查验健康码。


二是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商超、农贸(集贸)市场要加强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2-3次。商超要对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及时清理垃圾,保证消毒频次和效果。农贸(集贸)市场要对批发档口进行集中统一清洁消毒,维护好公共区域和设施的整洁卫生。摊位经营者应履行“一日一清洁”等要求,每日营业后要及时消毒。


三是提倡无接触服务。鼓励顾客优先采用扫码付款方式结帐,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和排队时间。鼓励线下与线上购物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即时零售、网订店送等服务。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